查看原文
其他

幸存偏见。

王智远 王智远 2022-01-19

本文共计6325字,幸运偏见。


这是智远的第0113篇成长笔记的分享。


“多数人的成功经验是无法模仿的幸存者偏差效应是不会100%降落到你身上”。
如果够窄门,很多小概率的事件,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会不断的累积变成大概率的事件。
所以只要持续的用“最低的成本去下注一件小概率的事情”,最终如果自己的人生足够长,就能赚到一笔丰厚的财富。
这段话反过来也是对的,你不妨思考下,很多大概率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会不断的累积并变成小概率的黑天鹅,最终你会发现,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做下去,总有一天你会“倾家荡产”。

在现实生活中,每个人对事物都有“生存偏见”的可能,认为别人只要AII-in能成的事情,自己去做也能成,而事实上当自己去做了会发现最后“输的什么都没有”,结果也会很差

生存的偏见部分主要来自于“从众效应”,当平台有100个主播带货成功了,那么后面就会有更多主播进入这个行业,最后不是“货品难以销售了”,而是“主播更多了”

当一家企业发现电商很赚钱舍身投入,就会有更多企业进入,结果到最后在有限的市场里面“打品质价格战不可开交”。
最后用户获得了收益,中小电商平台如果没有资本的救助,“一地鸡毛”,相反而那些成功的平台,有都巧妙的躲避了“幸存者偏差”。
与其在相同的场景下投入大概率的事件,或许你应该思考下,哪些投入是未来可以让自己收益的,不要追去“幸存偏差”,因为作为普通人,多数红利它不属于你。





01

关于生存“偏见”。


生存偏见,另译为“幸存者偏差”(Survivor bias)或者是存活者偏差。
它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,指我们经常会习惯性看到“筛选而产生的结果”,而没有注意到筛选的过程当中遗漏的核心,因此就会忽略掉关键的信息。
日常表达为“沉没的数据”,幸存者偏差所产生的认知,虽然看上去很美好,甚至会让你感觉到膜拜,但如果自己不小心就会陷入误区中,会让你越来越差,是很可悲的思维。
1.留存重要,流失更重要。
陈先生是我原来做运营的同事,平台最近做完活动后留存非常的差,上级领导一顿发火询问核心原因,而老板下的任务是“这个月留存率必须比上周月环比增长15%。
可以看出此时关注留存非常的重要,为了KPI不得不再次做营销补贴活动来拉高留存率,但是月底活动做完,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。
老板第二个月还是“看数据留存数据,环比增长”,认为别人家做活动,我们就要跟着做。
以数据驱动为主,这显然没有任何的问题,而陈先生的另一个同事给老板的建议是:“是否可以关注下流失用户呢”?
流失率一直在增长,不论做任何的活动,整个大池子就好比是漏斗,来的快走的也快。
这就是典型的“幸存者偏差”,那些看不见的或许才是“最致命的”,我们看问题的角度,不应该只从那些“明处”的信息而忽略到了“隐蔽在暗处”,甚至于看不到的信息。
否则得出的结论往往与真实情况差别很大,你看别人平台是这么做的,但是不一定适应于“自己平台”。
别人能让我们看到的又是不一定是真实的,也可能是为了迷惑我们的方向而采取的策略,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更隐秘的信息,换一个角度或许更能找到解决方案。

(配图方便阅读体验)
2.你只要好好努力,一定会成功。
这句话是每个人都看到过的“鸡汤”了,似乎你也在关键时刻用它来安慰自己,鞭策自己,但是你有没有冷静思考过,好好努力真的就能成功么?
我想答案是“未必的”
为什么很多人会相信这句话呢?因为这句话有很强的背书,你听到时可能来自于“某CEO”,某成功人士的口中。
所以大多数人觉得这些人成功了,是因为他们努力了,你没有成功是因为努力不够。
但是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,就是还有那些千千万万万奋斗过的,最后失败的人而没有机会站住来说另外的一句话:努力不一定成功,“方向对了,顺势而为就能成功”。
这就是典型的“生存偏见”,幸存者偏差,那些因为没有较高学历和努力付出最后失败的人,都是被“筛选掉的”,而这些被筛的可能才是最关键的信息。
所以我们看某件事,不要只看到最后筛选后的成功or失败结果,你要多关注那些筛选的过程,才能得出正确的“结论”。
网红经济这两年很火,李佳琪,薇娅从素人到KOL,到头部带货女王,好像在人们眼中用直播平台一晚上就能暴富了,搞个直播吃饭,聊天,睡觉都能火,随便带带货就能卖几十甚至百万。

然后就有很多人“跃跃欲试”转型做了主播,结果没有坚持半个月就不做了。
大多数人没有看到的是,全国有1000万的主播,真正被大家认识的也就那TOP100名,而其他的都是默默无名和收入甚微,甚至没有收入。



成功除了“努力”也有运气,你与别人能力,素质,颜值都差不多,运气的成分就会让你在这件事情上的结果有所不同,所以不要总是幻想成功的一面,你要多看看别人“付出”的一面。




02

“偏见”与“依据”和“决策”。


在工作中我一直有一个好的习惯,就是:当我遇到一个问题,或者提出某个方案的时候,我都会去找一个合理的依据或者案例来解答那个问题的参考答案。
直到现在写作也是一样,我不会告诉你一段“正确的话”让你听完好有道理而没有“依据”或者是案例。
1.不要到处听“正确而偏见”的话。
每当过年回家我总是劝我爸不要抽烟,我说“抽烟对身体不好,会加速对肺的伤害,别年纪轻轻天天在我们面前咳咳咳的”。
然后他总是拿隔壁王大爷的案例反驳我,说:“你看你那个爷爷,抽烟一辈子,还不是活到了99岁”。
我想,那些抽了一辈子烟,但是很早去世的人,是不会站出来反驳的。
在农村我也见过那些认为读书没有用的家长,他们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,“你看同村的小学还毕业的朋友,在镇上开了个饭店,现在不也是年薪小百万”。
其实,多数小学没毕业的人,长大以后日子过的并不会太好,除非他出身就是一个“豪华配置的富二代”,当然富二代家也不会有这种认知差发生。
不信,在市场上你就要看那些学历不高的人,现在多半混的怎么样?,他们肯定不会站出来反驳我的观点,要么是无力反驳,要么是心理愧疚当时为什么不多读书。
同样这样偏见的话还有很多,比如:
“你看隔壁邻居家的谁,和你年龄一样大,都结婚有两个孩子了,现在俩人都在外面打工,也挺幸福”,那么你有没有真正了解过,他们做什么工作,挣多少钱,是真幸福么?
“你看那个老张,做社交电商在朋友圈,社群卖卖货,一个月挣10多万”,你也搞一个,你试了后结果发现不但卖的很差,还有很多人把你屏蔽了。

以成功案例为论点去“打压你的话”,以后我建议你不要听,你要自动屏蔽掉,当然遇到这类人也不要去反驳,因为根本没有讨论的意义。
在我这里有句话同样送给你,叫做“成功无用论”,别人成功的方法论(不是成功的道理),你只需要模仿70%就够了,其他的靠自己。

(配图方便阅读体验)
2.“决策”依据被拿来营销。
人的大脑都是惰性的,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总是喜欢往好的一面去想,还未开始就想着“它的结果有多好”,多数人都会自动屏蔽差的一面,因为你不想在开始就被施加压力。
比如我刚开始健身一天,就幻想着10天后能不能有彭于晏的身材,比如我刚开始减肥两天,就会不自觉的站到秤上面秤一下有没有瘦。
这也其实都是“大脑的幻想”,典型的“幸存者偏差的心理”,你总是幻想是最侥幸的那个。
幻想不仅仅让你缺失真实决策的依据,还会陷入“被别人营销”当中,本质对当下所做事情起不到太大意义。
你总能看到那些卖代餐粉的告诉你:
“吃这个一个月,你绝对能瘦”,“喝这个一个疗程,绝对掉5斤”。
他们卖的场景其实就是卖给“你的幻想”“卖你幸存者偏差思想”。
利用你的幸存者思维,而你也更愿意相信那些“吃这个就能瘦的成功案例”,下一个效果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,其实你不是那个幸运者。
事实上,除了这些,幸存者偏差的“决策依据”被营销潜移默化的用在多个领域,尤其是现在的“新消费类”,“金融投资类”,只是多数人根本没有意识而已。



3.自身决策依据为什么会出现偏差:


从心理学角度,我们的决策依据充满了“非理性的色彩”。
不信你可以看看上面的这些场景,多数人的决策都会采用“经验法则”,“参考法则”作为启发来推理决策,而在使用的过程中,经验也会出现各种偏误。
比如根据可及经验法则,我们不是根据某事情各种发生的客观概率来决策,通常是依据大脑记忆中最容易提取的某种情况来参照,这样大脑就出现了“懒惰行为”,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思考。
那么何为经验法则参照物呢?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讯息干扰,这些讯息当中有些是依据的,有些则是内容不充分的。
同时自己的大脑处理事情的“能力和容量”是有限的,在资源和资讯的双重干扰下,就某件事情,如果不能快速决策可能就会出现贻误了最佳时机,带来风险。
因此,我们就会基于经验的判断“让自己找一个成功的参照物”,快速做出策略,这就是所谓的经验参考法则。
在重大决策面前,如何减少自己的“决策失误”,我认为坚持理性和反省是最佳的途径,你要对自己快速想要做出的决策保持质疑,而不是直接相信。
不过这也很难,因为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认知偏差是“确证偏误”他使我们自身本能更倾向于自己马上要决策的那个依据,而不是大量去寻找是否有其他想法的依据。
正因为这样,你才会“不理性的买代餐粉”,“相信月入百万的社交电商梦”,在你决定要行动时,身边的亲戚朋友对象如果劝你,可能还会遭到你的“痛骂”“不理解等”。
一旦入手,最后可能代餐粉喝不了几天就放弃了,社交电商投入了门槛费后就不做了。
因为“行动现状和梦想的那个结果”有所偏差,你就成为了他的韭菜,商家习惯性用那些夸大的宣传来弥补你心中的“幸存偏差”。




03

如何避免这种“偏见”的产生。


你总是想听别人的一些“方法论”快速解决自己的难题,创业者总是想通过别人的成功方法论想快速完成自己的目标。
父母总愿意听一些神奇的偏方甚至于“江湖神医,现实中却很少看到哪家大医院说是“某某专家转世”。
为什么这一点,在“幸存者偏差人”的身上屡试不爽,每次都能成功的被割韭菜?
1.降低所有事物的期望值


核心就在于“你的期望值太高了”,你总是期望偏医一定能治好自己,这就是典型的谬论。
记住概率不可能发生到你身上,如果偏医都能看到大病,还要现在的正规医院做什么呢?
如果你去正规医院诊断,治好了自己的病,反之很少有人去宣传这家医院了,如果医院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,多数人会表现出来非常的不满和失望。

相比之下,那些偶尔去医院看病的人,用户期望值就比较低。
对于什么偏方,神医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就算没有效果,也不会去传播,假设出现了效果,哪怕是处于一点点的心理安慰,我们也觉得有用,如果他真的能让你完全的康复,那么你可能会大张旗鼓的为他宣传。
当然期望值过高还涉及到心理因素,多数人都希望在别人面前提高自己的“价值观”,其中就体现在可以为他人提供独到的价值信息。
相似工作中所看的“朋友说的独家消息”,也刚好具备这种独特性,你相信后发现不是真实的,从而就大大的降低了期望值。
幸存者偏差常计算公式来衡量你的期望值:f(x)=(1/1+x)*100%
这个核算很容易理解:f(x)为正常事件的概率,(x)是与某个事件相关的有效数据。
很多时候,(x)的数据是9,而在营销者那里被偷换成了0,10%的概率就会被吹嘘成了100%。
当然也有的时候(x)的数据是99,而被营销者取代为了0,1%的概率也会被吹嘘为100%。
所以作为一个营销的人,他们习惯于强化一些特殊的案例,目的就是为了让人“忽略那种沉没的有效数据”。
而幸存者偏差的人,总是关注自己看到的事物特征,而不会思考看不到的事物特征。

所以而忽略了无法幸存的事物特征”,因此会看到自己产生的结果和实际不一样的情况,然后得出很多错误的结论。
比如你去面试,经常会听到一个平台运营者说:
“我们目前注册用户20万,日过3万,GMV多少”,其实你更应该关注哪些“不活跃的用户数量”,这样或许更快的找出“想要的答案”
每个人大脑的理性程度不同,但在多数事物上,由于有些人将规避危险的系统人为的放大了,所以也就失去了理性的可能。
犹如一头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牛一样,却不知自己掉入了“幸存者偏差”的陷阱之中,降低自身的期望值,就不会更容易的被某些想达到的目的,效果所牵引。

(配图方便阅读体验)
2.利用概率论和简单思维


在心中时刻要有“概率论”的思维,100个人当中80个都从众,这时你应该为什么那20个为什么不跟着一起。
朋友圈部分的人都从社交电商转型做直播带货了,你应该看看那些为什么不转型的人,那些人才是你寻找最有力证据的源头。
概率论思维多表现在一段时间内,一个事物会慢慢的回归到“平均状态”,即“均值回归”。
大多人做判断的时候总是喜欢盯着“小概率”,觉得那个幸运的人就是自己,其实你应该从更客观的角度思考问题。
其次就是避免掉入“简单逻辑”中,每个人的大脑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,所以一般都喜欢按照“简单”“省力”的方式来运作,“而简单逻辑就是面对某件事情时,不假思索第一出现的思维方式”。
但必须明确的是“简单有简单的好处”,比如可以节约自身精力,但有的时候也让自己做出判断事物,因此在处理问题的时候,不妨多问一句:为什么?
任务中的细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。
“幸存者偏差”之所以出现的另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多数人习惯于关注“现有的,眼前的事,即更相信”眼见为实“,然后就忽略了隐藏的细节。
对此你应该通过“任务拆分的形式”,让每个阶段更加的明确。
比如制定目标的时候,将每一个大目标拆分成为一个小目标,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,筛选的更细一些,从日活,月活,到周沉睡用户,月沉睡用户等。
把一件事情做成不是靠成功经验,而是学习失败的经验。
就像现在的“社群运营一样”,市面一抓一大把,你去考考他怎么做“运营”,他会告诉的套路多半都是市场上主流的手段。
可是这些真的有用么?在现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,或许你应该请教一下那些成功的人“在开始做社群的时候:
踩了那些坑,为什么用户不活跃会从社群入手,看了那些书籍,做了哪些观察等,这才是底层的本质”。




04

独立思考,2/8原则。


现实生活中,80%的信息都是诱惑自己去做决策的,其本质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,当然如果让你去直接定义这些信息,你可能也无法均衡,毕竟都很碎片化,让你难以区分。
每天上班在工作中一天你只有那重要的几件事情要做,但是为了生存,多数人会用冗杂,没有意义的内容把自己填满”,显得自己的成绩很卓越。
但是在高层面前,这些障眼法都是小儿科了,他们都非常有能力去提取那些有效的信息,然后在给予评判。
1.你要有明辨“无效讯息的能力”


我在带团队的时候,一直强调几个关键词就是“效率第一”,“注重结果”,“远离无效沟通”,“先做重要的事”,只有把这几方面放在前面,你才不会忙的不可开交。
我原来从0-1负责一款产品的时候,经常听到身边人和用户给我建议,“你这个功能太烂”,导购反应你应该这么做,GMV差就是“活动导致的”,你应该多增加几个活动。
我心想如果你厉害就不会喊我来了,是从业务角度,我冷静下来区分后发现,“功能只是一方面”,有些需求都是重合的,只要找到核心本质,就可以轻松解决。
比如“GMV差”是不是因为“活动少的原因”
经过沉睡用户的分析得知,其本质是“活动力度太小”。用户不来复购是不是太贵,经过分析得知,原来这批用户是“初次物流体验太差造成的”
但是如果不深度思考,从幸运者偏差角度就会认为“多做个活动GMV就会高了”。
用户不复购,是这批用户已经沉睡了,应该做新的增长外界获客,试想一下,如果上面问题不解决,它永远就是一个“漏斗”。
那些“无效的讯息”,会让你丧失分辨能力从而进入幸存者偏差的状态,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汇报80%是没有意义的,只听20%的核心就够了,当然在这20%的信息中,你要找到“真实的依据”。

(配图方便阅读体验)
2.回归真实面临的问题,不做延伸。


工作当中遇到的多数问题都是“裙带关系的”。
你拉个群和另个一伙伴对完需求,然后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需求,而这样需求就需要和第三名同事探讨,结果你的时间全花在了“会议上”
如果你是业务直接负责人,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思路便是:回归这个问题的本质,问题所面临的受众群体,以用户视角,点线面体综合的评估。

比如我原来负责运营,我要分析用户下单数据,商品销售数据,APP的埋点坑位产出数据,唯有这几个数据指向一个方向是得到的结论才是“正确的依据”
这样我就不会停留在“幸存者偏差的陷阱中”,认为开发一个功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,即便是开发功能,也要综合全局视野。

那么正确的依据就一定对么也未必,正确依据是为自己指引方向,方向的决策需要运用“批判性思维”。
就好比查理芒格的那句观点:世间并无普世的成功规律,但却有普世的失败定律只要精通这些失败的定律并避免,那就无疑“目标”就会离我们很近,你的决策就会很精准。


核心观点:
有目标的勤奋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,但是毫无目标的懒惰绝对可以让你一事无成。
读懂幸存者偏差,能够提升自己对“负向信息的认知度”,从而为自己的决策权重增加大范围的概率,走出成功学的案例的陷阱,不是那个“幸存者”,你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。


关于幸会社:

互联网社群服务品牌,汇聚成长的力量,已经有830人+找到组织,社群注重于“交流””对接”“异业合作”,覆盖职业包含媒体记者,运营,市场公关,品牌营销等,职场年轻人的充电站。



近期推荐↓↓↓

1.复利思维

2.基本盘

3.闭环思维



 视频号 

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一起成为向上成长的人。



觉得有价值,欢迎点个在看,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欢迎分享给更多人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